丝路新观察塔什干3月26日的 据kun.uz25日报道,乌兹别克斯坦紧急情况部、建设和住房公用事业部、科学院地震研究所等责任单位的代表,在信息与大众传媒署的简报会上通报了该国过去十年的地震损失。
据他们说,根据该国的地理位置,乌兹别克斯坦位于地中海-亚洲地震带。这就是为什么该国及其周边地区时常发生地震的原因。
从1990年至今,该国已发生60余次强烈的破坏性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
在过去的10年里,该国发生了6次6-8级地震,致16人死亡、54人受伤,经济损失达840亿苏姆(约735.7万美元)。
其中较大的地震有2011年7月的费尔干纳地震(8级)、2013年5月的图雅布古兹地震(7级)、2013年5月的马尔然布拉克地震(8级)、2016-2017年的基塔布和巴赫马尔地震(7级)、2022年5月的拜松地震(6级)。
另据了解,2023年1月1日至今,乌兹别克斯坦及其周边地区共发生了250多次2.8至6.8级的地震。
乌兹别克斯坦如何确保建筑物的抗震安全?
在不久前叙利亚和土耳其发生地震的背景下,乌国人对新建筑的抗震能力存有疑问。在2月初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乌建设和住房公用事业部新闻发言人乌斯马诺夫向公众保证,所有项目都经过了相应的检查。他强调,超1.1万个工程的建设因违规被拒。
去年5月,米尔济约耶夫总统签署了一项关于逐年清查公寓楼的法令。该措施于2022年10月初启动。
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分阶段建设新住房的建议,以取代应急住房。指示科学院在2025年前开发安集延、塔什干、古利斯坦、努拉夫尚、纳曼干市地震小区划的数字地图。
为了提高计划中的成批建造的建筑物的抗震性,今年将开始使用振动动力装置及其他工具进行定期测试。该举措将在该国地震活跃区域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设立了一个基金,以支持地震学领域、保障构筑物抗震和地震安全。分配给该组织的资金将用于支持实验室、科学研究、对青年专业人士的专项援助等。
2021年,乌国通过了一部关于地震活动的法律,规定科学院负责评估地震风险,紧急情况部负责预报强震的发生。
此外,该文件还确定了工程地震安全性的分类。它们被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危险系数低的房屋建筑物,第二类——中等危险系数,第三类——高危险系数,第四类——极高危险系数。法律规定,地震活跃区的第二至四类建筑每五年进行一次目视检查,第三至第四类建筑每十年进行一次仪器检查。
编译: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