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塔什干3月8日电 看过乌兹别克斯坦国徽的人都会对这一国家标志印象深刻,不仅因为其具备了新月、五角星、麦穗、棉桃等鲜明的该国特色元素,还因为图案中心有一个昂首展翅、颇具气势的鸟类形象。虽然采用了最简单的线条和颜色,但该形象在周围众多元素的衬托下,即不突兀也没有被湮没,反而让人印象深刻,堪称标志设计领域的经典之作。
那么,这究竟是一只什么鸟?能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徽上独占“C位”,能出现在代表国家的各种场合中。
不同语言中,其名称不同
在中文互联网上查找可发现,官方网站关于乌兹别克斯坦国徽的描述通常是“国徽中心是一只展翅的吉祥鸟,寓意着幸福和乌人民对自由的热爱”,也称其为“幸福鸟”。另有一些自媒体称“乌兹别克斯坦国徽上有展翅的凤凰”。
“吉祥”一词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在外语翻译时通常使用代表“幸福”的词来对应。在俄语互联网上可以发现,对乌兹别克斯坦国徽中心的描述是“幸福鸟(ПтицаСчастья)”,这也是中文将其译作“吉祥鸟”的由来。
至于“凤凰”说,则是因为这只“幸福鸟”和中国神话传说里的凤凰一样,是现实不存在的生物,且有很多共性(下文将提到),所以将二者做了类比。但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直接将乌兹别克斯坦国徽上的鸟形象称为“凤凰”显然不妥。
乌兹别克斯坦地标建筑上的鹳形象。
还有说法称“鹳是乌兹别克斯坦国徽的主要图案”。虽然自古以来,鹳在乌兹别克斯坦都象征着和平与安宁,而且在很多当地建筑装饰上可以看到鹳的“身影”,但从乌兹别克斯坦国徽图案设计理念中可知,该形象来源神话传说,现实中并不存在,而鹳是目前在全球有广泛分布的鸟类,所以乌兹别克斯坦国徽上的大鸟也不能称其为鹳。
乌兹别克斯坦的官方解释
据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网站介绍,该国徽图案经1992年7月2日第616-XII号《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徽法》批准确立,对该图案的解释是:“一轮旭日在高山、河流和鲜花盛开的山谷中升起,周围环绕着麦穗和棉花枝。最上部是一个八面体,内含一弯新月和一颗星星。中央是一只张开翅膀的呼玛鸟(Хумо),象征着幸福和自由。底部是国旗缎带,上书‘乌兹别克斯坦’名称。”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Nadir Divan-Begi Madrasa门户上的呼玛鸟。
对于“呼玛”鸟,乌官方的解释性名称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幸福鸟”。乌兹别克语文学的奠基者阿里舍尔·纳沃伊(1441年-1501年)在其诗歌《鸟语(Языкптиц)》中讲述了一只神奇的呼玛鸟——塞穆格(Семург)的故事:“它为其他鸟儿指明了通往上天之路。塞穆格警告鸟儿们,它们的旅程将是漫长而艰难的,并非所有鸟儿都能到达目的地。只有最可敬、最顽强的鸟儿才能通过所有考验,最后它们看到的景象也将是惊艳的。”纳沃伊将这只鸟描述为“最善良的生物”。
“呼玛”可追溯至古波斯帝国
“呼玛(波斯语:هما)”这一形象并非阿里舍尔·纳沃伊创造出来的,在伊朗传说和寓言中都有这种神鸟的身影,可追溯到琐罗亚斯德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时期,也作为苏菲寓言融入了伊斯兰教。呼玛鸟是苏菲派(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和迪万派(土耳其宫廷文学)诗歌中的常见主题。
在奥斯曼诗歌中,呼玛通常被称为“天堂之鸟”,在欧洲早期的描述中,人们认为这种神鸟没有翅膀或腿,一生都在高空中。
波斯诗人阿塔尔的寓言《百鸟朝凤》是波斯文学中苏菲派作品的杰出代表,在这则寓言中,呼玛鸟被描绘成一个拒绝踏上旅程的学生,它认为这样的行为会损害“授予给它飞过的那些人王权”的特权。
波斯波利斯现存的呼玛鸟形状的柱头。
在伊朗文学中,呼玛鸟具有的这种赋予王权的功能与前伊斯兰君主相同,并与乌鸦相对。这个传说也出现在非苏菲派艺术中。类似呼玛鸟能够授予王权这样的描述,在莫卧儿时代的印度故事中也有出现。人们认为,若呼玛鸟的影子(或降落)在一个人的头上或肩膀上,则是可以授予或预示王权。因此,装饰国王头巾的羽毛被称为是呼玛鸟的羽毛。
苏菲派导师伊纳亚特·汗赋予了这种封王传说一个精神层面的维度:“这种传说的其真正含义是,当一个人的思想不断发展,打破了所有限制时,他就成为了国王。而由于语言的限制,只能将至高者形容为国王之类的东西。”
呼玛鸟在土耳其民间文学中象征着高不可攀的崇高地位。在信德文学(印度和巴基斯坦文学的一部分)中也提及到了呼玛,就像在迪万派诗歌中一样,人们认为它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在戈宾德·辛格(印度锡克教第九代祖师之子)一封写给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的信中将呼玛鸟称为“强大而吉祥的鸟”。
在一些故事的变体中,呼玛像凤凰一样,每隔几百年就会在火中殆尽,然后从灰烬中复苏。也有说“呼玛鸟一个身体中有雌雄两只,每只都只有一只翅膀和一条腿”,“呼玛是一种幸运之鸟,看见它的影子会带来吉祥。”
在苏菲主义中,看见呼玛鸟或是它的影子能让人余生快乐,还认为呼玛不可能被活捉,而杀死呼玛的人将在四十天内死亡。
今天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到“呼玛鸟”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除了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徽上可以看到神鸟的身影,在伊朗国家航空公司标志上也可以看到,该公司的波斯语缩写就是HOMA,标志是一个抽象化的呼玛鸟形象(上图)。
在距今2500年的伊朗波斯波利斯遗址中发现的狮鹫形状的柱头,人们普遍认为这种鸟就是呼玛鸟。
在大英博物馆的游览目录上,一张波斯波利斯发现的狮鹫状柱头的照片上写着:“狮鹫形状的柱头(当地人称其为‘呼玛鸟’)”。狮鹫(英文:Griffin)是西方神话中一种鹰头狮身的怪兽,长有狮子的躯体与利爪、鹰的头和翅膀。
在当代文学方面,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之一赫尔曼·梅尔维尔在其小说《白鲸记》中简单提到了这只鸟,他将其称作“永不降落的鸟”。“呼玛鸟”也是俄国作家伊万·布宁的短篇小说集《鸟影》的起名来源。
影视创作领域也有呼玛“飞过”,比如中国著名导演王家卫的电影《阿飞正传》和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士的戏剧《奥菲斯的降临》都提到了它。
在乌兹别克斯坦,呼玛鸟的形象有不同变化,人们说“它的翅膀覆盖着乌兹别克斯坦的土地”。在这里,它是“鸟中之王”,是最古老的智慧、自由、幸福、幸运和繁荣的象征,是众神的使者,是预言鸟,能预测未来,懂得天界之语,并向世人传递上天的信息。
这里的人们相信,看到呼玛鸟或至少看到它的影子的人将获得巨大的幸福;这里的人们相信,在斋月,“幸福鸟”呼玛会从自家上空飞过。
编译:杨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