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柯尔克孜族及其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精品

发布时间: 1742213896153 来源:吉尔吉斯斯坦新观察

分享到:

丝路新观察比什凯克3月17日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半个多世纪飞逝而去,我也早从一个青年跨进了老龄者的队伍,今年已年满94岁。

上了年纪,虽然健忘,但我从1953年被国家派去学习、调研柯尔克孜语和参加创制文字工作,以及应邀参加1954年在阿图什举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大会,70多年来勤劳、勇敢、憨厚朴实、热情好客的柯尔克孜人民对我的关心及厚爱,以及他们的优秀品质对我选择人生道路的感染与影响,我永远铭记在心。70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地实践着青年时代立下的誓言:“一辈子为柯尔克孜人民服务”,并以此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也作为对柯尔克孜人民的终身回报。

为了有助于国内外读者欣赏和研究丰富多彩的柯尔克孜民间文学,我想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创造这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的主人——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丰富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古代,他们曾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后逐渐迁移到天山南北和帕米尔高原。

“柯尔克孜”(qyrghyz)这一族名出现在我国汉文史册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和《汉书》,先是把“柯尔克孜”译写成“鬲昆”“隔昆”,后也译写成“坚昆”。南北朝至隋时,多译写为“结骨”“契骨”“纥骨”“护骨”。唐朝仍译写为“坚昆”,有时也译写为“纥扢斯”,但最多的还是译写为“黠戛斯”。辽、宋、金时期又译写为“辖戛斯”“黠戛司”“纥里迄斯”。元、明时期译写为“吉利吉思”。所有这些不同的译写都是“柯尔克孜”这一族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汉字音译。清朝时柯尔克孜族又被沿用西部蒙古人对柯尔克孜人的称呼——布鲁特(有人认为其涵义为”高山居民”,有人认为尚待进一步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把柯尔克孜族名汉译为“柯尔克孜”。这种译法与该族名的柯尔克孜语读音很近,因而,我国柯尔克孜人民对这一音译非常满意。“吉尔吉斯”也是译自“柯尔克孜”这一族名,不过它是译自俄语。现在我国多习惯于把国外的柯尔克孜族译作“吉尔吉斯”。

由于历史的原因,柯尔克孜族成为一个跨界民族。在国外,他们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共和国,约有500多万人。此外,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土耳其等国也有分布。

我国的柯尔克孜族共有20万人,其中多数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他们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除克州外,还有5个柯尔克孜族乡:1、特克斯县阔克特莱克柯尔克孜族乡;2、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族乡;3、乌什县加曼苏柯尔克孜族乡;4、温宿县包孜东柯尔克孜族乡;5、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阔克牙尔柯尔克孜族乡。另外,在额敏县达楞吐尔更乡一带还居住有一部分信奉喇嘛教的柯尔克孜人,在乌鲁木齐、喀什、伊犁等城市和其他县、市中也住有少量柯尔克孜人。分布在东北黑龙江省境内的柯尔克孜族有1473人(2000年统计),多数居住在富裕县友谊乡五家子村和富裕牧场七家子村,也有少数居住在富裕镇和齐齐哈尔市等地,他们过去多半信奉喇嘛教,多数人通汉语和蒙古语,极少数老年人尚保存着先辈们使用过的接近于哈卡斯语的本族语言。这种语言与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

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新疆的柯尔克孜语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历史上形成的“依其克里克”诸部落(克普恰克、乃曼、台依特、开赛克等部落)操南部方言,“奥吐孜吾勒”诸部落(冲巴额什、交务什、库曲、切力克、萨亚克、萨勒巴额什、巴斯孜、蒙都孜、克塔依、蒙高勒岛尔、索勒套、布务等部落)操北部方言,文学语言是在北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国柯尔克孜语与国外的吉尔吉斯语差别不大,主要是在新词术语的使用上有些不同。柯尔克孜人民历史上使用过突厥文(鄂尔浑·叶尼塞文)、察合台文。我国柯尔克孜族现在使用以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文,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吉尔吉斯族迄今仍使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吉尔吉斯文。我国的柯尔克孜文得到了广泛使用,除自治州政府机关使用它行文,自治区、自治州广播电台使用它广播,柯尔克孜中、小学中设有本族语言教学外,还用柯尔克孜文编辑发行着一报一刊:《克孜勒苏报》和《新疆柯尔克孜文学》,并出版着政治、文艺性的书籍。一个只有2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其语言文字在我国能得到如此广泛的使用,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奇迹!这是我国正确民族政策的又一光辉明证!

作者简介

胡振华,回族,1931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荣誉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会顾问﹑中国《玛纳斯》研究会顾问。

主要从事柯尔克孜学、中亚学、东干学等研究,专著、译著及主编著作20余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主编《中亚五国志》、《中国回族》等,编著《柯尔克孜(吉尔吉斯)语言文化研究》《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文集》《柯尔克孜语言简志》等,翻译《<玛纳斯>第一部片段》等。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