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吉工商会主席:吉中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发布时间: 1700564178399 来源:丝路新观察全媒体

分享到:

丝路新观察比什凯克11月21日电  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工商会成立于1994年,该协会与吉经济部相互协作、补充,旨在提高吉商品出口潜力,是为该国商人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最大非商业性、非政府性机构。目前,吉工商会已与全球86个国家的商协会签署合作协议。近日,吉工商会主席、前总理捷米尔·萨里耶夫接受丝路新观察全媒体采访,并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吉合作前景与挑战等主题发表观点。

吉尔吉斯斯坦工商会主席捷米尔·萨里耶夫

萨里耶夫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充分发挥中国潜力的新方向,是将世界各国真正团结起来的重大倡议。短短十年间,全球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纷纷与中国签署共建文件是人心所向。

他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亚洲和非洲国家曾被世界遗忘,他们仅处于基础设施落后的原材料国家,其资源常常被西方国家利用后便回归无人问津的悲惨状态。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效利用了这些国家的资源,还发展了其基础设施,提高了经济潜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专项投资基金为许多国家的大型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因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受欢迎。

达特卡-克明输变电项目成为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典范。

据萨里耶夫介绍,十年来,吉中共建成果丰硕。在中方的支持下,在吉建设了2座500千伏变电站,并延伸了一条南北线路;双方开展了大规模电网重建工作,增加了吉发电和供热潜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吉的能源安全;将于2024年底完工的新南北公路是连接该国南北的新动脉。

新北南公路横跨纳伦河的大桥。

2023年10月,萨里耶夫在北京出席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他说,听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致辞,与会者更加坚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迈上新台阶的信心。他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旨在发展所有共建国利益的倡议。

谈到吉中合作前景,萨里耶夫表示,吉中两国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他指出,首先,物流运输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吉没有出海口,因此,可通向波斯湾和南欧地区的中吉乌铁路建设至关重要,而且,中吉第三个口岸——别迭里口岸的建设也将促进中国及中亚地区的物流发展。

其次,吉拥有巨大的水力资源,而水资源开发率仅为10%,在吉合作建设水电站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绿色发展倡议,该方向可助力吉实现绿色能源出口。

第三,吉的农产品出口以原材料为主,如果将中国的先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引入吉,则可增加吉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工作者收入,增加该国农产品的经济潜力。除此之外,两国在新技术、数字化和生态旅游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

吉尔吉斯斯坦工商会主席萨里耶夫(右)接受丝路新观察全媒体记者采访并合影。

他也表示,为扩大吉中关系和经贸联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建议,双方可协商调整口岸运行秩序,延长口岸运行时间;积极讨论在吉建设符合中国标准的动植物检验检疫实验室;讨论增加两国直航线路等议题。

记者:刘英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