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套广场怎么了

发布时间: 1719836560409 来源:丝路新观察全媒体

分享到:

丝路新观察比什凯克7月1日电   近一个多月来,比什凯克市民和前来游玩的游客发现,位于市中心的阿拉套广场周围竖起了两米多高的绿色围挡,行人从楚河大街两侧和基辅大街一侧经过时几乎看不到广场内部的情形,广场上的国旗和护旗岗亭也消失不见,一时间,吉尔吉斯斯坦的这一标志性核心地带仿佛隐入了神秘的面纱之中。

据了解,这一变化始于四月末,当地居民注意到工人和机械设备开始进入广场内作业,随后不久,绿色围挡将广场沿主街部分遮挡了起来。围挡的出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和好奇,每天都有人在广场四周围观,试图窥探阿拉套广场“幕后”的秘密。

吉尔吉斯斯坦最引人注目的广场

阿拉套广场靠近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和行政大楼,当地人习惯称其为中心广场,是吉国政治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民族团结和骄傲的象征,到比什凯克参观的游客也都会到广场区域“打卡”。

阿拉套广场宽130米长300米,楚河大街穿过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广场的标志是国家历史博物馆、玛纳斯雕像和国旗,南部广场的标志是喷泉和位于基辅大街旁的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雕像。身处广场可以发现,作家雕像与玛纳斯雕像遥相呼应,有说法称,艾特玛托夫雕像面向的方向是俄罗斯和草原,那是他在作品中赞美的地方,民族英雄玛纳斯雕像朝向远处可见的天山中西部山脉,那里是阿拉套名字的来源,吉尔吉斯游牧部落称其为“Ala-Too”,可译为“斑斓之山”或“高山山脉”,广场周围建筑群都以不遮挡天山壮丽景色的方式排列。

阿拉套广场多次修缮

根据伏龙芝市(今比什凯克)规划方案,列宁广场(今阿拉套广场)于1979年迁至现在的位置。1984年,为庆祝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60周年,广场被完全重建,外观焕然一新,这要归功于在新建筑建设和旧建筑重修中使用了白色大理石,即现在的政府大楼(也称白宫)、列宁博物馆(今国家历史博物馆)、人民友谊之家(今议会大楼),其外墙都是大理石和花岗岩。

1984年,广场主雕像为列宁像,雕像身后的列宁博物馆外观风格类似莫斯科的列宁墓,用花岗岩装饰。2004年,广场主雕像被替换为手擎金色太阳、身背翅膀的“自由女神”像,列宁像被移到博物馆背后的橡树公园。

2011年8月,时值吉尔吉斯斯坦庆祝独立20周年,民族英雄玛纳斯骑着骏马的雕像取代了“自由女神”像,同月,在玛纳斯雕像对面广场大街一侧竖起了作家艾特玛托夫雕像。一年后,广场北部又竖起了一座新的纪念碑,以缅怀“阿克西”和“四月”事件遇难者。

近几年,广场主体未作大的改动,但一直有新的规划设计方案出现。2022年1月,比什凯克市政企业“比什凯克主建筑”提交了一份阿拉套广场重建项目设计图。根据该项目,计划增加绿色植物,去除停车场,修建可以滑冰、滑板的新平台区域,改建现代喷泉,在广场上种植一棵大型针叶树,在新年期间其将作为国家主新年枞树。

2022年1月阿拉套广场重建项目设计图。图源:bga.kg

2023年4月,位于广场旁的原总检察院所在地(在“四月革命”中被烧毁后一直未得到恢复和重修)的新建筑设计比赛结果出炉。根据设计,该地要建设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行政综合体和超25层商业中心。吉尔吉斯斯坦总理阿·扎帕罗夫视察了效果图并表示,中标公司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其靠近中心广场的位置特殊性,该项目的建设不应成为一个长期过程,中心广场和周围所有建筑应该形成统一的构图,这事关首都的外观形象。

原总检察院所在地新建筑设计比赛一等奖设计图。图源:24.kg

阿拉套广场正在进行重建

今年4月11日,阿拉套广场上举行了现场办公会,比什凯克副市长阿扎马特·卡德罗夫、五一区区长萨雷尔别克和市政服务部门负责人讨论了广场重建和改造项目的启动事宜,据介绍,重建设计图来自市政企业“比什凯克主建筑”。

4月27日,比什凯克市政府正式宣布,阿拉套广场已关闭进行重建,施工期间,车行道不会被关闭,只关闭步行休闲区,国旗岗亭和换岗仪式暂时取消,对因重建造成的暂时不便向市民和游客表示歉意。

据比什凯克市政府介绍,计划将对现有的喷泉群进行重建,更新水管,改变广场西侧、东侧和中央部分喷泉结构和参数,国旗旗杆高度将从原有的45米提高至100米。

目前,阿拉套广场改建工作正在进行,据比什凯克副市长阿扎马特介绍,现阶段南部广场正在进行喷泉部分的改建前期工作,清理原喷泉基础,预留喷泉装饰位置。眼下,一家承包公司正在现场施工,工人们已彻底拆除了广场上的原有附属物,移动了树木位置,然后将开始建造新的喷泉。新的喷泉群占地面积更大,风格更现代化。在北部广场上,100米新国旗旗杆基座地基已经基本完成,项目整体计划于8月31日完成。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