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夏日味道:不止一味,何止一杯

发布时间: 1753099465614 来源:丝路新观察全媒体

分享到:

丝路新观察比什凯克7月21日电  盛夏来临,以山河湖泊为自然特色的吉尔吉斯斯坦迎来旅游旺季。从伊塞克湖到苏莱曼山,知名风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在热浪翻滚的城市街头,一顶大伞下的小摊儿就是行人心中的“圣地”,因为那里有堪称“续命水”的存在——传统发酵饮品。

炎热时节里,在吉尔吉斯斯坦街头有一道特色风景:在北方城市,如比什凯克,在几乎每个热闹的路口都有一顶大伞罩着三只颜色不同的圆桶,在南方城市,如奥什,则是盛满白色液体的透明盒子。尽管容器各异——标志着其来自不同品牌或自家制作,但所盛的都是当地特色饮品。骄阳之下,一杯下肚,当地人觉得解渴又消暑,快速恢复了体能,而外来游客品后常呼“上头”——酸咸味道“直冲脑壳”,也有人“喝上瘾”,每天都想来一杯。

基于当地人的味觉偏好和饮食习惯,发酵饮品在20世纪90年代的食品工业发展进程中得到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并产生了“街头特供”这样独特的销售模式。以“寿乐(Шоро)”“阿尔尚(Аршан)”等品牌为代表的一系列产品将传统口味带出了毡房和牧场,“占领”了城市路口,摆满了超市货架,在延续游牧民族古老味觉记忆的同时,形成了新的地方人文特色。

这些饮料外观相似,不懂得其中差别的人常在摊位或货柜前陷入“选择困难症”,由于不了解其特性,还听说过“速清肠道”的案例,更是不敢轻易尝试。但其实只要稍作了解,知其特性,便可能收获味蕾上的惊喜和身体对当地饮食的接纳,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马克辛(Максым)形似牛奶加咖啡,口感浓厚,解渴效果极佳,在炎夏时节尤受欢迎。一旦品尝过,便难忘其独特风味——酸咸中带着炒熟的塔尔坎(由烤大麦、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粉)的颗粒感,塔尔坎的焦香与颗粒构成了马克辛的风味灵魂。制作采用传统发酵法,依赖天然发酵形成微酸与气泡。由于散发清新谷物香,质地浓稠,一些游客形容其是“咸味酸奶混合谷香的液体主食”。

扎尔玛(Жарма)由水、牛奶、小麦、玉米、燕麦、盐、乳酸菌纯培养物、益生菌制成,呈浅米色,可见颗粒物,有明显麦香,中等稠度,类似淡酸奶泡燕麦。扎尔玛与马克辛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扎尔玛在制作的最后阶段加入了发酵乳制品(艾兰),因此味道更加醇厚,乳脂的柔滑中和了谷物的粗糙感。扎尔玛还可温热饮用,暖胃又饱腹。

艾兰(Айран)是乳制冷饮,口感类似液态酸奶,也有质地浓稠的类型,类似酸奶油,是营养丰富的通用饮品,不仅能有效解渴,还富含易于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由于这一特性,艾兰被广泛用于各种营养饮食搭配中,在土耳其等地深受喜爱。

恰拉普(Чалап)是酸奶风味饮品,属于温和的发酵乳饮,类似艾兰。将游牧民族喜爱的干奶食品——酸奶疙瘩,加水稀释后,调入少量食盐,有时还加入香草或香料调味,即可获得清淡、微咸的恰拉普。由于其口感清爽,可添加各种配料,特别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南方地区,常以各种“混搭”形式出现,与当地传统菜肴搭配,起到中和油腻、促进消化的作用。

塔恩(Тан)也是在艾兰的基础上产生的——用水稀释艾兰后,加入盐和香草。塔恩与恰拉普相似,成分相同,营养指标相近,但配方中多加黄油,浓度略高于恰拉普,乳脂感更丰富,是中等气泡的适口饮品。

阿拉拉什(Aралаш)是将恰拉普与马克辛按照1:1的比例混合后,得到的一种全新饮品,这个词的吉尔吉斯语意即为“混合”。阿拉拉什较马克辛稀薄,兼具扎尔玛的乳香,呈现了谷物与酸奶的双层口感,近年来,这款混合饮品在夏季非常流行。

克么孜(Кумыс)由发酵马奶制成,也常被称为“马奶酒”,在吉尔吉斯斯坦等地的文化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甚至“比什凯克”一词就来源于克么孜——意为克么孜的搅拌棍。传统制作克么孜的核心工艺即“马奶捶打→羊皮袋发酵→自然产气”,如今规模生产的瓶装产品与传统克么孜的浓烈有所差异,但仍被认为同样具有营养人体的价值,是远离牧场的城市居民日常饮用频率最高的饮料。克么孜色调非纯白,略带米色,气泡强劲,香气独特——微带烟熏乳酪气息,质地柔软绵密,口感清新,酸度适中。

舒巴特(Шубат)是由骆驼奶制成的发酵乳饮料,米色调更明显,清新微酸香气。质地较克么孜更浓(或因脂肪含量),酸度宜人,整体类似高脂版克么孜。舒巴特是中亚多民族居民,如哈萨克斯坦人和乌兹别克斯坦人的传统饮品,在土库曼斯坦也有类似的饮品,名为查尔(Чал),在吉尔吉斯斯坦常以瓶装商品形式出售。

库鲁特(Курут)即酸奶疙瘩,也用来称呼其制成的发酵乳液体制品,是在中亚等世界多地普遍存在的酸奶衍生品,可长期保存而不变质。味道既咸又酸,具有多种功能,既可干吃,也可做饮料、汤等。如外出饥渴时泡水饮用,可以带给人真实的饱腹感。

布扎(Бозо)由黍米、水、发芽小麦、食盐制成,有强碳酸口感,呈浑浊乳白色,质地不稠,但含细微颗粒,有清新谷物和果味,近似白色的格瓦斯。

格瓦斯(Квас)对于很多来自俄语区和东方的游客而言,相对更为“亲切”。这种用黑麦面包发酵的饮品口感微甜,像淡啤酒或汽水,但不含酒精,深受年轻人欢迎。

事实上,在吉尔吉斯斯坦,由当地传统酸奶疙瘩、干酪制品发展出来的发酵饮品远不止街头常见的几款,而是多达近20种。特别是经过大型食品企业的开发和运营,传统饮品得以应用了更科学的包装方式,延长了保质期,丰富了口感,也培养了年轻一代的味觉记忆,逐渐融入他们的生活方式。白色的恰拉普如雪山融水,奔腾进干渴的喉咙,也融入血脉。这些看似原料简单、口味相近的发酵饮品,实则凝结了代代牧民的智慧与经验。一样的谷香,不一样的酸爽,曾陪伴无数牧人翻越山岭、穿越草原,也为今日祥和的城市生活增味,成为跨越时空的味觉回声。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