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阿斯塔纳11曰6日电 当地时间11月5日,丝路新观察全媒体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国)首都比什凯克市举行。本次会议以“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下的媒体责任、合作与前景”为主题,由丝路新观察全媒体与吉“核心意见”专家倡议中心联合主办,吸引了吉政界、学界、媒体界等5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丝路新观察全媒体在中亚地区十年的传播实践与成果,探讨新形势下媒体的时代使命与发展方向。
与会者纷纷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与国际舆论格局深刻变革的双重背景下,中亚地区媒体如何加强协作,承担起政策解读、沟通民心、促进互信的时代责任,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为在中亚地区深耕十年的媒体平台,丝路新观察全媒体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成果成为本次会议研讨的重要案例。十年来,该平台以吉、俄、中等多语种为传播载体,构建起覆盖报纸、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的融媒体传播矩阵,逐步发展成为中亚地区具有广泛公信力与区域影响力的信息枢纽与交流桥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丝路新观察全媒体不仅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广泛覆盖与精准触达,更在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间互联互通与人文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持续推出专题报道、开展联合采访与媒体交流,该平台有效深化了双方民众的相互理解与文化互鉴,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了理性、友好、充满合作动力的舆论环境。
吉国国会议员、议会吉中友好小组成员古丽娅·科若库洛娃在发言中强调,媒体是巩固国家间友好关系的重要桥梁。她指出,客观、真实的报道是消除误解、深化互信的基础,媒体应为促进吉中关系及中亚区域合作贡献更多建设性力量。
在长达两小时的深入研讨中,与会嘉宾围绕多个关键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吉国系统分析师、经济学家巴克特别克·赛普巴耶夫指出,针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面临的“信息战”,中亚媒体亟需构建有效的反制与舆论引导机制,共同捍卫真实、客观的新闻主义,抵制不实信息的干扰。
吉国独立记者工会主席阿扎马特·卡瑟别科夫、吉国媒体经理、阿拉套国际大学新闻与国际关系系讲师库班·塔阿巴尔季耶夫等媒体代表,就进一步深化中吉及中亚地区媒体合作提出具体建议,包括建立常态化内容共享机制、加强人员交流与联合采访等。
与会者还探讨了人工智能、短视频平台等新技术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前景,认为善用技术工具、提升多语种传播效率,是媒体应对未来挑战、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比什凯克晚报》总编辑巴克特·巴萨尔别克特别指出,中国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前沿技术应用、媒体融合与多媒体形态创新等方面,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核心意见”专家倡议中心主任伊戈尔·舍斯塔科夫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回顾,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思想碰撞。他呼吁各方继续携手,共同推动构建以真实、客观、合作为基础的国际传播新格局。
会后,与会专家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亚媒体合作和发展等多个主题接受丝路新观察全媒体、《言论报》、《自由之山报》、《比什凯克晚报》、亚洲新闻等媒体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