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阿斯塔纳10月23日电 近日,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霖在哈《实业报》《新一代报》《今日丝路报》、“商业网”“世界信息网”“纳扎尔传媒网”“凤凰24网”“草原新闻网”“信息时代网”“头条新闻网”“物镜网”等主流媒体发表题为《从北京再出发,共创妇女事业发展美好未来》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从北京再出发,共创妇女事业发展美好未来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霖
2025年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本次峰会以“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主题,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妇女署联合举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来自五大洲11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中外嘉宾,包括2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副总理级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凝聚起团结合作的广泛共识,汇聚了应对挑战的强大合力,为推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全球妇女命运与共,妇女事业任重道远。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和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30年来,在北京世妇会精神指引下,全球妇女事业蓬勃发展,追求男女平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被纳入联合国各项发展议程和重点领域发展目标。189个国家批准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0多个国家通过了近1600项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越来越多国家制定提升妇女福祉的国家行动计划。一大批杰出女性走上国际舞台,演绎精彩人生、贡献智慧力量。但也应看到,实现妇女全面发展仍然面临复杂挑战。全球尚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战乱冲突,约10%的妇女和女童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同时,暴力和歧视痼疾难消,性别数字鸿沟加大,实现男女平等任重道远。
中国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坚持将妇女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宏阔实践,中国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着“半边天”作用。中国颁布了首部包括“婚姻家庭编”在内的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建立起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中国6.9亿妇女同步迈入全面小康,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0.9岁,2024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占50.76%,基础教育性别差距基本消除。中国孕产妇死亡率比1995年下降近80%,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约4000万人,占科技工作者总人数比例超过45%。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
中国是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30年前,北京世妇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中国发起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实施“妇幼健康工程”、“快乐校园工程”等一批“小而美”公益项目,在共建“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内积极推动国际妇女交流合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球妇女峰会宣布,未来5年,中方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提供1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额度,同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促进妇女和女童发展合作项目;以妇女和女童为优先受益对象,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而美”项目;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合作培养更多女性杰出人才。习近平主席呼吁,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习近平主席的“四点建议”顺应时代潮流,为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中哈携手并进,共创妇女事业合作美好未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友好邻邦、亲密朋友和可信赖伙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开创新的“黄金三十年”。中哈都致力于推动本国妇女事业发展,并在双多边层面保持密切合作,持续为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做出“中哈贡献”。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妇女事业长足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哈设有总统直属的妇女与家庭人口政策委员会,早在2009年就颁布了《国家保障男女平等权利与平等机会法》,国家建立的完善的制度性努力有效推动了妇女事业的全面进步。今年10月,哈萨克斯坦全女性科研团队成功完成“SANA-1”太空模拟实验,充分展现了哈萨克斯坦女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专业实力与自信风采,成为新时代“她力量”的生动诠释。
习近平主席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托卡耶夫总统指出,“女性是家庭的守护者,是民族的灵魂”。妇女事业合作是中哈关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方合作中富有活力的新领域。中国愿同哈方及国际社会一道,以本次全球妇女峰会为新起点,传承和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加速落实《北京宣言》《行动纲领》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全面取得新发展,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