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阿斯塔纳2月24日电 据哈通社近日报道,哈萨克斯坦科技企业Alaqan tehnologies研发的全新即时支付系统,已在阿拉木图市开始试点,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广全国。
据国家电视台消息,今后哈萨克斯坦消费者在购物后进行支付时,将拥有与付现金、刷卡和扫描二维码之外的另一个更加便利和快捷的即时支付方式,那就是刷掌纹。
由哈萨克斯坦科技企业Alaqan tehnologies研发的基于对用户掌纹和手掌血管分布进行生物识别而实现即时支付的全新系统,目前已经在阿拉木图市开始实施试点运营。客户可通过在AppStore或PlayMarket下载AlaqanAPP,输入相关的掌纹信息并绑定支付卡,成为该系统的注册会员。
据企业负责人卡纳特·赛连巴耶夫介绍,Alaqan支付系统最大的特点便是其安全性。由于每个人的掌纹和血管分布均有差异,因此不会出现被其他人盗取的威胁。支付系统的设备能够通过掌心的纹路、温度,以及手掌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来识别用户的接触并确认支付的完成。
“想要通过伪造假手,或拍下手掌照片来蒙蔽设备的做法,无法取得成功。”他说。
据介绍,该技术的研发自2019年便已启动,2021年完成研发并投入商用,主要是运用在门禁系统当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Alaqan tehnologies开始尝试将其应用在即时支付领域,并计划在三年内实现全国推广。
如今,非现金支付在哈萨克斯坦越来越受欢迎。根据哈央行统计,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前11个月的非现金支付交易额-经济主体的所有支付和货币转账增长26.5%,达到796.9亿坚戈。
个人非现金支付也出现了增长趋势,2023年前10个月,居民共进行了95亿笔交易,总额达到132.8万亿坚戈。其中93亿笔交易是非现金支付,价值114.1万亿坚戈。交易次数与2022年相比增加了33.8%,金额增加38.7%。
“居民最常使用的非现金交易方式是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这一比例达到非现金交易的77%。”央行消息称。
同时,哈国居民使用二维码交易的次数也越来越多。2023年4-10月,使用二维码进行了12亿笔交易,金额达到6.3万亿坚戈,占交易数量的17%,占支付金额的7.4%。
哈国中小企业代表认为,非现金支付优势更多,风险更小。阿依让·穆卡舍娃经营着一家珠宝和女装店,她说自己多年来一直使用银行终端和二维码支付方式。
“我们的主要优势就是接受银行卡和二维码支付。我们有POS机和在线收银机,所有付款都自动生成财政发票,非常方便。”阿依让说。
她还表示,现在很少有人用现金支付,大多顾客都是通过刷卡或者扫二维码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