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比什凯克10月13日电 10月12日,由吉尔吉斯斯坦“核心思想”专家倡议中心联合吉尔吉斯斯坦丝路新观察全媒体举办的中吉关系30年圆桌会议在比什凯克举行。此次圆桌会议主题为《吉中双边关系现状、问题与发展前景》。圆桌会议围绕建交30年来中吉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国际多边框架内取得的发展成就以及双边关系的发展前景等议题展开。
本文为圆桌会议报告之一——《赓续传统友谊深化民间合作——吉中关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者为本次圆桌会议组织者——“核心思想”专家倡议中心主任、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政治分析家伊戈尔·舍斯塔科夫。
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丝路新观察全媒体编译、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译文如下:
吉中两国建交30年以来的发展成就充分体现了两国关系的稳定性和战略性。30年来,北京已成为包括中亚地区在内的全球经济重要参与者之一。吉已成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组织发展的重要国家之一。需要指出的是,30年来,中国领导人不断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这对与包括吉在内的中亚国家建立和平睦邻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立场也影响了上合组织的发展模式,因为对中国而言,为和平而合作是该组织框架内全面伙伴关系和战略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方民间交流共同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我想回顾一下,2022年1月,在纪念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建交30周年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成功的关键是相互尊重、睦邻友好、互助互利。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际,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对中亚国家抗击疫情发挥了关键作用。世卫组织赞扬中国的努力并非巧合。该国际组织的报告指出,中国的社会动员能力成为世界卫生史上前所未有的案例。
在此背景下,中国对中亚国家提供了兄弟般的友好援助。例如,吉在2020年3月就收到来自中方的检测系统、呼吸器,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变得稀缺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中国医生也来帮助我们,分享经验。在吉的中国企业和协会也为我国机构、民众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这不仅是国家间的互动,也是人民的外交。
区域合作还需更加深入吉官方、民众
尽管疫情给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合作交流带来了一定困难,一段时间内彼此关闭边境、经贸合作水平有所降低……,但这些状况并未持续很久。2020年7月,中国与中亚五国在疫情之下创建“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机制。首次会议的关键议题是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在会后的联合声明中,中方随即宣布为商务和技术人员便捷流动开通“快速通道”,以及为简化货物跨境流动搭建“绿色走廊”。
多年来,中方为吉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包括道路、供水设施建设以及公共部门住房建设等。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无疑是共建“一带一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四伏的情况下,该倡议不仅可以成为稳定社会经济进程的基础,而且可以成为发展投资的基础。
但是,早在2017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我曾说过,对大多数吉尔吉斯人来说,该倡议虽广为人知,但对其细节知之甚少,甚至一些专家学者也对其一知半解,与此相关的国际圆桌会议讨论多为一次性活动,没有延续性。最重要的是,没有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代表参加。
“信息战”阻碍中吉友好交流
考虑到社交网络在吉迅速发展,“信息战”可能会扭曲中吉合作项目的目的、意义和目标。近年来,一些视中国为竞争对手的国家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络散布“中国威胁论”,用“债务陷阱”恐吓中亚国家,还系统性地散布所谓“新疆集中营”的假新闻。
此类文章在吉通常以调查新闻的形式出现,由西方媒体附属机构提供资助,制作有关“中国威胁”的宣传材料。
但问题出现了,声称“中国侵犯穆斯林权利”的外国研究人员和记者从其文章中显示自己可以自由地访问中国各地,毫无阻碍地研究新疆少数民族的情况,参观教育培训中心,与那里的人交流,这种逻辑上的不一致表明,这就是有针对性的“信息战”,而不是真正的人权斗争。
顺便说一句,2019年,一批吉国记者访问了中国。他们在文章中写到,所谓的“集中营”实际上是教育和培训中心,我们的记者在乌鲁木齐和喀什没有看到关押少数民族的监狱,它们只是全世界都熟悉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
因此,需要区域内国家和中国专家、媒体共同努力,让公众有机会客观地评估国家间合作的成果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