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走进“白金之国”

发布时间: 1700478465848 来源:乌兹别克斯坦新观察

分享到:

丝路新观察塔什干11月20日电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腹地,自然资源丰富。得益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棉花品质优良。该国也因盛产棉花,有着“白金之国”的美誉。

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是全球第六大棉花生产基地,更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棉花种植及其相关产业是乌兹别克斯坦一半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

黄金和被誉为“白金”的棉花是乌兹别克斯坦两大支柱型产业。可见,棉花在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01  乌国力推棉花种植提质增效

资料显示,乌兹别克斯坦耕地面积1/3以上用于棉花种植,棉花种植面积占中亚国家的50%。近年来,该国大力推动棉花种植提质增效。一方面通过筛减非宜棉土地,让棉花种植不断向适宜地区集中,提高棉花种植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加紧兴修水库、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等措施保障棉花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分灌溉以提升棉花产量和品质。

就国家层面而言,为提高棉花产量,乌兹别克斯坦此前宣布成立直属总统的棉业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每年确定各地州、各集群种植的高产早熟棉花品种;根据各地气候和温度变化制定相应施肥方案;规范除草剂和杀虫剂使用;研发适合当地情况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去年,为保障棉花产量,该国还举行了“30天会战”活动。

此外,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还会不定期举行棉花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听取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工作汇报,研究支持产业发展有关措施,并做出相应指示。

02  中国技术助力乌国棉花种植

2021年,“上合农业基地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揭牌成立。去年,该示范园引入了中国的棉种进行耕种,利用国内先进的农田管理技术,使得今年这里棉花产量从之前每亩200公斤提升到了每亩400公斤。

2018年底,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签署总统令,要求该国采取紧急措施,为滴灌技术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创造有利条件。随后几年,该国一直积极引进节水技术。

2019年下半年,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经调研决定在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州棉花试验点地区推广棉花膜下滴灌高效种植技术,帮助当地保障生态用水、提高种植水平。2021年10月得到的测产结果显示,采用棉花膜下滴灌高效种植技术的棉花平均亩产约404公斤,相比同地区大水漫灌方式亩产增幅达140%,同时节水50%以上。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遗传和植物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阿卜杜贾利勒对中方技术在乌本地化的成功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管理中心项目主管杨开文说,与现代化、规模化的中国新疆农业相比,乌兹别克斯坦农业近年来的发展深受水资源的制约,当地的农业种植基础条件也相对落后。不过乌兹别克斯坦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膜下滴灌技术“大展拳脚”。

2020年起,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实施“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膜下滴灌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当地建起节水农业示范基地。3年来,在锡尔河州示范区的棉田里,选用2个当地棉种利用膜下滴灌技术栽培,结果用水量较常规节约37.5%,施肥量节约40%,棉花平均亩产从200公斤左右增加到现在的400至450公斤。

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农场主阿卜杜拉·别格马托夫说,中国的滴灌技术有很多优点,可以大大节约用水、能源、劳动力和肥料。最重要的是,棉花长势喜人,产量大幅提高。

03  中国机械助力乌国棉花采收

据有关专家介绍,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采棉机使用率为35%,预计2023年达到60%。该国计划在2026年前彻底实现机械化采棉。此前有报道称,乌国计划大量进口中国采棉机。

今年10月8日,在位于乌苏市的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18台四行自走式箱式采棉机被装上了平板车,驶向乌兹别克斯坦。

据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销售总监钱志奎介绍,此次出口的四行箱式采棉机工作效率可以达到每小时12亩到15亩,棉花的采净率能达到93%以上,采净率和含杂率指标优于同类国外产品。

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州棉农卡莫里丁·阿萨多夫说:“得益于中国技术,我们的棉田越种越好,产量越来越高。加之中国采棉机出口至我国,势必将助力我国棉花采收,大幅提高采收效率。”

【作者简介】周洁,2016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新疆大学,2022年3月加入丝路新观察全媒体,担任中文编译部俄语翻译。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