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阿斯塔纳2月1日电 新的一年开启之际,哈萨克斯坦古米廖夫国立欧亚大学(以下简称欧亚大学)在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中,将在国际合作框架内不断深耕,争取让大型项目尽快启动实施。近日,欧亚大学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叶尔梅克·科梅克巴耶夫接受报《今日丝路》报采访,介绍了欧亚大学今年主要发力的方向与期待取得的成果。
一年以来,欧亚大学实施的重要项目,将要在今年实现落地。其中一项就是鲁班工作室。这是与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实施的项目,通过建立机器人高科技实验室,使学生和教师掌握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实践技能。鲁班工作室是现代化的教育中心,将配备最新设备,培养各领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欧亚大学教师将在中国接受培训,这将确保高水平的资质。
“众所周知,全世界都有一个概念:‘一个国家,一个工坊’。但在哈萨克斯坦有两个方向,即一个国家,两个工坊,而第二个工坊将在我校信息技术方向的基础上开设。”叶尔梅克·科梅克巴耶夫说。
在过去的三年中,40多名中国学生在“Welcome to ENU”学术流动计划框架内来到欧亚大学学习。他们分别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学生也积极参加与中国大学的交流,其中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在欧亚大学实施的项目中,教育合作主要是以设立联合教育项目为主。2024年,欧亚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签署协议,开设化学、应用化学和生物学双学位课程。双文凭课程的学生能获得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两个文凭。这为毕业生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就业前景。此外,与南开大学合作开设经济学、国际商务和战略贸易控制联合硕士课程的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叶尔梅克·科梅克巴耶夫说:“在合作框架下,我们还计划在中国开设欧亚大学分校,这将是加强两国联系的重要一步。”
此外,欧亚大学的科学伙伴关系也在同步发展,在与中国“汇博”(音译)公司合作开展机器人和无人驾驶飞行器项目中,双方未来计划建立机器人实验室。
据叶尔梅克·科梅克巴耶夫介绍,双方正在就制定空间工程与技术领域方面进行谈判。在这些计划框架内,未来将共同签署联合培养专家的协议。
欧亚大学孔子学院在语言和文化交流方面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该校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都会参加HSK考试提高汉语水平。语文学系中国语言学教研室和国际关系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也为加强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欧亚大学组织并接待一系列来自中国的代表和访问团组。例如,约40个中国大学和企业代表团访问了欧亚大学,商讨合作事宜;2024年5月31日,时任中国驻哈大使张霄为欧亚大学师生做了题为《中哈关系与国际形势》的讲座;2024年7月5日,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访问了欧亚大学,值得一提的事,怀进鹏的访问进一步落实中哈两国元首共识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中亚峰会元首共识,推进中哈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双方一致同意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语言互通等领域以及中哈双多边合作机制建设等方向深化务实合作。
随着欧亚大学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不断扩大,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高校师生创造了新的机会,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了哈两国在科学和教育等领域的联系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