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数字丝路”——电商摄影师架起中亚贸易新桥梁

发布时间: 1753362389228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

分享到:

丝路新观察阿斯塔纳7月24日电  近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北线采访团队走进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见证了一场跨境贸易的数字化蜕变。21岁的哈萨克斯坦青年巴哈沙尔·加纳尔穿梭在ALEM MARKET跨境电商平台的摄影棚内,手持相机不断变换角度,为一件件即将上架的中国商品拍摄精致影像。他的快门声中,数码产品、化妆品、日用品在镜头下逐渐“苏醒”,每一帧画面都成为跨越国界交易的鲜活“通行证”。

巴哈沙尔·加纳尔(右)和汝连付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电商平台工作室的走廊里看商品画册。

“要让中国商品在镜头里‘会说话’,质感、细节必须精准呈现。”巴哈沙尔擦拭着相机镜头,眼中透着专注。每天拍摄五六个产品,他早已总结出“跨境美学”的秘诀:用侧光突出丝绸质地的柔滑,俯拍角度展现智能手表的全屏显示,甚至为化妆品设计动态水珠效果。“中亚消费者对视觉体验要求很高,好的影像能直接提升许多点击率。”他的话语间,透露出电商摄影师在全球化贸易中的“隐形杠杆”作用——他们不仅是记录者,更是商品跨越文化差异的“翻译官”。

巴哈沙尔工作的ALEM MARKET,正是由上海哈淘集团与哈萨克斯坦ALD PAY共建的跨境贸易枢纽平台。该平台依托霍尔果斯的区位优势,正以数字技术重构“买全球、卖全球”的图景。平台负责人汝连付指着电脑屏幕介绍,6万余款中国优质商品在此“数字化集结”,经电商摄影师的镜头雕琢后,通过“空中陆桥”物流网络直达阿拉木图,实现72小时内从“云货架”到“家门口”的流转。“摄影棚与物流仓的协同,让贸易链路缩短的不是里程,而是从‘等待’到‘即刻’的心理距离。”

摄影师曼苏尔·巴给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电商平台的摄影棚内,为即将上架的产品拍摄影像资料。

在霍尔果斯这片古老商道与“一带一路”交汇之地,巴哈沙尔和他的团队正用像素编织新的贸易纽带。他们为陶瓷茶具拍摄时融入哈萨克斯坦传统纹样,为科技产品搭配中亚家庭使用场景,让中国制造的故事在异国文化中自然流淌。这种“视觉本土化”策略,使平台商品在哈萨克斯坦的复购率直线上升。“我们不仅是按快门的人,更是连接两国消费审美的‘桥梁建筑师’。”巴哈沙尔在更换相机电池时笑着说。

随着中哈边境合作中心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电商摄影师的角色愈发关键。他们不仅是供应链中的“视觉工程师”,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的弄潮儿。当巴哈沙尔的镜头对准下一件待拍商品时,霍尔果斯的“数据驼队”正载着千万张产品图,在“数字丝绸之路”上疾驰——古老丝路商旅的驼铃声,在此化作像素流转的贸易交响曲,为新时代跨境贸易注入澎湃动能。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