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8月8日电 7月2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办情况。记者获悉,全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票务销售将秉承“惠民利民、公益优先”的普惠原则,粤港澳三地将联手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现场
科技赋能:AR技术+蓝牙定位解决“找座难”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表示,第十五届全运会筹办工作始终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厉行节约、严格预算,不搞重复建设,不新建大型场馆,不新建“全运村”,90%以上的竞赛场馆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有效降低了办赛成本。把安全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场馆设施、赛事组织、重大活动等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全面强化赛事安全保障。在赛事展示、大型活动、群众参与等各环节各方面力求精彩。火炬传递精心设计,传递路线将贯穿粤港澳三地。开闭幕式把岭南特色、港澳特色和体育文化有机融合,将呈现中华文化底蕴与湾区科技魅力相得益彰的视觉盛宴。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表示,广东与港澳紧密合作,全力推进十五运筹备工作。8月1日即将迎来开幕式倒计时100天,届时将举办系列主题庆祝活动。
据介绍,场馆建设方面,突出绿色、智能、共享3个特点。十五运在全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不新建大型场馆,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超过90%为现有场馆升级改造,实现科技赋能。比如作为开幕式场馆和田径赛场的广东奥体中心,引入智能导航系统,借助AR技术与蓝牙定位解决“找座难”痛点,并可通过语音识别、手势交互等实时获取赛事信息,感受全新观赛体验。组委会还充分考虑全民健身和长期运营需要,赛后各场馆将全面向公众开放,实现全民共享。
开闭幕式: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湾区魅力
王曦表示,十五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在广州和深圳举办,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两个城市分别举办同一届全运会的开、闭幕式。广州和深圳都具有承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会的丰富经验,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广州和深圳将努力为全国人民奉献一场具有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精彩体育和艺术盛宴。
据介绍,目前,开、闭幕式创意方案已基本完成。主要有四大特点:
首先是突出“家国情怀”。在开闭幕式中,粤港澳三地将同步升国旗、唱国歌。在仪式环节及文体表演中,将用创新形式和手段生动演绎中华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全国元素,彰显“一国两制”实践成果,热情讴歌新时代新发展新成就,彰显中华民族精气神。
其次是突出“湾区魅力”。在中华文化的厚实基础上,开闭幕式还将突出粤港澳特色,将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岭南人文与现代科技、粤港澳大湾区之美与舞台演艺巧妙融合,精心创作体现大湾区融合发展与多样性的文体节目,展示独具魅力的粤语、粤剧、粤歌、粤乐。另外,开闭幕式还将以三地运动员代表团同时入场等形式,突出粤港澳三地联办特色。
再次是突出“体育之美”。作为体育盛会的开闭幕式,将强调“体育+艺术”,用艺术化的手段彰显体育属性,突出体育本体。比如充分运用中华武术、龙狮表演、太极等传统体育元素,将中华体育精神颂的朗诵融入开幕式入场仪式中,闭幕式上将会展现群众拔河比赛等。开闭幕式的每一个板块、每一个环节,都将着力展现体育的运动之美、速度之美、力量之美,呈现运动员昂扬拼搏的精神风貌。
最后是突出“科技之光”。开闭幕式秉承“科技全运”“绿色低碳”理念,建立先进技术库,探索多种场景应用,将运用裸眼3D、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技术手段,实现“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为观众呈现前所未有的震撼视觉效果。
“观赛+旅游”: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新品牌
王曦表示,十五运会期间,广东将统筹全省文旅资源,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
据介绍,首先是以亲民的票价吸引更多观众来粤观赛。本届全运会票务销售秉承“惠民利民、公益优先”普惠原则,官方票务平台计划于8月上旬上线,届时公众可先完成实名制注册、查询赛事日程,提前规划观赛行程;8月下旬,将根据竞赛组织进展,分阶段、分项目释放门票资源。本届赛事的门票定价充分考虑了惠民与公益的双重属性,热门赛事票价普遍亲民,部分赛事采取预约制,力求让更多人能够走进赛场、感受比赛、体验赛事。后续将专门发布门票定价,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其次是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文体交旅新品牌。将组织全省17个办赛城市推出“一城一主题”的精品文旅线路,精心雕琢文、体、交、旅深度融合的特色产品,选取3—5家旅行社类门票代理机构,推出涵盖多项赛事门票以及丰富文旅配套服务的组合产品,串联起赛事场馆、城市地标、特色美食和文化体验点,让运动员和观众在观赛之余,深度感受岭南文旅风情。同时,广东将携手港澳打造“一程多站”深度旅游产品,鼓励粤港澳旅行社联合开发“全运主题游”产品,促进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
最后是提升入粤观赛良好体验。将充分用好“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及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性政策,提升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入粤观赛旅游的便利度。在十五运期间,将发动各地市推出优惠“政策包”并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诚邀海内外游客游广东、看全运、品湾区!
亮点1:两大项目首度跨境开赛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十五运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公路自行车和田径马拉松两个项目首次以跨境形式进行,以展现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十五运会的特色,是本届全运会的亮点。
据介绍,由珠海承办的公路自行车路线跨越珠海、香港和澳门三地,首次利用港珠澳大桥作为赛道,是十五运会唯一一项联结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赛事。而由深圳承办的田径马拉松将会利用深圳湾大桥跨越深港两地,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
陈国基指出,由于赛事涉及粤港澳三地,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三地政府的共同筹划和密切配合。在筹办过程中,粤港澳三地一直保持紧密交流,包括视察跨境路线和统筹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召开工作会议等,期间有不少挑战,比如封路安排、关口临时管控、赛事期间闭环管理、沿途车队护送,以及利用科技协助,确保通关“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确保车队及运动员不会偏离赛道等,当中的协调工作有很多。
亮点2:群众赛事与地方节庆“组CP”
佟立新表示,为办好十五运这场体育盛会,在具体赛事安排上,将采取群众赛事活动与节庆活动相结合。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基层单位组队参赛,有效整合资源。例如,茂名定向比赛联动“520荔枝节”,佛山功夫之城承办太极拳、舞龙舞狮和龙舟项目,梅州足球之乡承办五人制足球赛,促进群众赛事活动与各地节庆活动紧密结合,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同时,“三大球”设立了青年组。十五运在足球、篮球、排球项目上增设了青年组,进一步夯实“三大球”青少年人才基础,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发展“三大球”运动。
另外,此次还设置了武术项目,传承中华武术的独特精神和深厚底蕴,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亮点3:在全国首创“云上的全运村”
王曦表示,粤港澳三地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科技研发和转化能力也很突出,粤港澳大湾区正积极打造全球的科技创新高地。在十五运会中,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将充分展现高科技与体育盛事的深度融合。
王曦表示,在开闭幕式方面,综合运用各类声光电及智能控制技术辅助艺术创作,采用虚拟现实、高清视频等数字技术手段,致力为观众献上一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育盛会,还设置了智慧的无障碍看台,以电子狗、无人车等方式为残障人士提供便捷服务,彰显人文关怀。
在观赛体验方面,在全国首创了“云上的全运村”,通过AI技术应用和“赛事自由视角系统”等,让观众实现沉浸式的观赛和互动,可提供自由角度的看球、跟踪切换球员、运动分析和流媒体的直播分享,极大丰富观赛的乐趣,值得大家期待。比如,在广州体育馆、深圳宝安体育馆等场馆,通过部署AI摄像头组成了“天眼网络”,可提前15分钟预判人流聚集风险并自动制定应急疏导方案;通过引入VR等技术,观众可通过语音识别、手势交互等实时获取赛事日程、服务导览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