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桂花鱼勇攀黄山活动上,工作人员化身萌趣的桂花鱼形象,沿黄山攀登并在中途合影留念。
生产车间内,精细压模后的清新桂花鱼月饼雏形已现。
丝路新观察10月1日电(江绮雯、洪燕丹)在数字化浪潮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产品如何跳出传统产销模式,实现产业价值与品牌影响力的双重跃升?清远市清新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当地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新桂花鱼”,大胆探索“数字流量+特色产业+文旅融合”的新路径,通过孵化“KOC养殖团”、跨界联动黄山“臭鳜鱼”等创新玩法,成功让一条鱼“游”出池塘、“游”上网络、“游”向全国,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鲜活生动的风景。
数字赋能
“KOC养殖团”激活产业新活力
“老爸,你在搞什么?”“我在喂鱼啊!”镜头前,“98后”新农人小曾和父亲在鱼塘边自然互动,日常的养殖场景通过短视频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大量网友关注。这正是清新区“清新桂花鱼KOC养殖团”上线后的真实一幕。
清新区创新推出“清新桂花鱼KOC养殖团”计划,让一线养殖户成为“云端代言人”。这些新农人中,既有“90后”塘主分享通过“硬核技术”扭转亏损的经验,也有“00后”新手演绎“鳜鱼养成记”短剧,用反转剧情科普现代化养殖技术,还有“98后”鱼二代记录与父亲的代际对话,展现传统养殖与数字管理的碰撞。
这种“记录+科普+互动”的内容组合拳,让养鱼从专业事变成了“看得到、学得会、想参与”的生活场景。政府部门构建起“政府搭台、农户唱戏、平台赋能”的生态体系:专业团队为养殖户定制“一人一策”内容方案,提供短视频拍摄、直播话术等培训,并依托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打造品牌矩阵,推动产业从“卖产品”向“卖文化”升级。
目前,首批3个账号已吸引大量同行和消费者关注。“过去父辈们只知道埋头养鱼,现在通过和粉丝互动,发现不少粉丝是同行,正好能交流经验。”小曾表示。这一模式,不仅让养殖户从“产业参与者”变为“价值创造者”,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农业农村——已有5名“90后”主动加入,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跨界融合
“南北双鲜”推动品牌破圈
如果说“KOC养殖团”是数字领域的深耕,“清新桂花鱼勇攀黄山”活动则是清新区牵头发起的一次文旅跨界突破。9月9日,清新区7名工作人员化身萌趣的“桂花鱼”形象,沿黄山经典路线向上进发,开启了一场跨越粤皖的“鲜味征程”,这场“农业+文旅+IP”活动,将清新桂花鱼从“产业符号”升级为“文化IP”。
“桂花鱼”从黄山南大门出发,沿途介绍徽州臭鳜鱼非遗技艺的传承故事,并讲述清新桂花鱼“北江好水、生态养殖”的特色,凸显两地渔业文化的差异化魅力。
在西海大峡谷形似鳜鱼的“鱼石”前喊出“清新桂花鱼勇闯黄山”的口号,在玉屏楼与千年迎客松同框打卡,在山顶上设置“云端宴”,传递“一条鱼激活百味”的产业价值……这场六小时的活动在多平台直播,吸引全网超20万人次观看,“桂花鱼上山”话题引发热议,有力推动清新农特产品走向“大流量”市场。
近年来,清新与黄山两地协作,致力于构建“清新前处理+黄山深加工”模式——由清新集中完成分级、宰杀、速冻等标准化预处理,黄山负责精深加工与销售推广,共同推动鳜鱼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跨省“土特产”协同发展范例。此次登黄山挑战,正是清新区深化“农业+文旅+IP”战略的创新实践。清新以黄山为窗口,向全国充分展示“天赋清新水、上品桂花鱼”的品牌形象。
全链布局
以新玩法构建良性生态
无论是“KOC养殖团”的数字赋能,还是“南北双鲜”的文旅联动,清新区发展桂花鱼产业的核心逻辑,始终是“以点带面、全链布局”——不仅要让农产品“走出去”,更要让新理念“引进来”,最终构建起“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良性生态。
在产业基础层面,作为广东省桂花鱼三大主产区之一,清新区依托北江优质生态水域,早已搭建起“苗种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2024年,全区桂花鱼全产业链产值达19.7亿元,占全省市场份额20%,产业规模与效益持续提升。
“KOC养殖团”计划与黄山文旅合作为产业链发展注入新动力。前者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会带货”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创新带来活力;后者通过文旅融合,成功将桂花鱼从传统食材升级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IP,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清新桂花鱼的“新玩法”还将持续升级。在“KOC养殖团”方面,清新区计划扩大覆盖面,吸纳更多养殖户加入以形成规模效应;在产业链延伸上,探索“短视频引流+直播带货+农旅融合”新模式,计划年内举办“桂花鱼美食节”“我在清新有鱼塘养鱼认养计划”“万条清新桂花鱼尝鲜推广”等系列活动,推动桂花鱼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业态深度融合;在产业协同方面,加强与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完善“从鱼塘到餐桌”的全程溯源体系,让“数字流量”真正转化为“发展增量”。
从养殖池塘到数字云端,从北江渔场到黄山之巅,清新区以一条鱼的“鲜味征程”,书写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一线实践
清新桂花鱼主题月饼上市
“鲜鱼”遇见“甜月”共话中秋团圆
日前,主题月饼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清新桂花鱼月饼正在加紧生产,椰蓉馅料散发出清甜香气,工人们精心把控每一道生产工艺流程。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清新区供销合作社、清新区融媒体中心与当地西饼蛋糕本土品牌联合推出创新产品——清新桂花鱼月饼。这一产品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清新桂花鱼”与传统节庆相结合,打造“农业+文创”跨界融合新尝试。
据悉,桂花鱼与中秋的渊源,始于“团圆有月,宴席有鱼”的传统习俗。清新桂花鱼主题月饼以“鱼月共团圆”为设计理念,包装外盒呈现“鱼跃碧波”的动态画面,盒内搭配椰蓉月饼,传递“鱼跃月圆、人间团圆”的美好寓意。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中秋节日市场,更让“清新桂花鱼”这一地理标志产品以全新形式融入消费者情感记忆。
新时代,农业呼唤新玩法。“清新桂花鱼”品牌已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行列,清新区以文旅融合为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清新桂花鱼”超级IP。深度挖掘桂花鱼文化内涵,将其与唐代诗人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意境界相关联,提升产品文化底蕴。
此次桂花鱼月饼的推出,是清新区探索“文创+产业”融合路径的又一实践。当桂花鱼的“鲜”遇上月饼的“甜”,碰撞出的不仅是味觉惊喜,更是文化传承与情感消费升级的有益探索,使“清新桂花鱼”从水产品蝶变为有故事、有文化、有温度的高价值品牌。
当一条鱼与消费者的情感相连时,农业早已成为融合文化、科技与消费的综合性生态。月饼盒上跃起的桂花鱼,恰似清新区产业发展的缩影:从水中跃起,向更广阔的地方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