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阿斯塔纳8月17日电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把握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理解明晰下一步建设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份使命感的引领下,浙江大学“致远”计划研究生海外社会实践团来到“一带一路”首倡之地哈萨克斯坦,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以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两个城市为地理锚点,通过走访中哈企业,与当地青年交流,更深入地认识"一带一路"倡议在这片土地的发展与碰撞。
更多创新产品落地生花。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许多中国企业来到哈萨克斯坦发展,用技术创新为“一带一路”注入加速度。华为(Huawei)与海康威视(Hikvision)在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的过程中践行了这一点。
浙江大学“致远”计划研究生海外社会实践团通过参观企业与座谈会的形式与华为哈萨克斯坦代表处探究了数字化发展在中亚地区的关键作用。华为致力于推动数字化发展,设有230个ICT学院,培训了超过4.6万名HCIX(华为认证信息交换)学员,累计学员人数更是超过了20万。
在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总统对华为以ICT学院为基础培养哈萨克斯坦高级IT技术人才的项目表达了赞赏。海康威视哈萨克斯坦子公司则利用在安防领域积累的丰富技术经验与实战经验服务着哈萨克的千家万户,托卡耶夫总统称赞其“智能”。
以高标准推动中哈跨国合作。在跨国合作中,必须克服双方市场习惯的差异,以确保协调一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不同国家间的合作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步骤。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TCC)和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在这一背景下展现了典范。作为双方合作的先行者,TCC在参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化工一体化(IPCI)项目中,用时长达两年的时间,反复核对双方合同标准的微小差异。他们以务实的态度追求卓越,力求以高质量、无误的方式完成任务,以避免资源浪费。
CCIC在哈萨克斯坦拥有广泛的业务领域,涵盖石油、矿产、农产品等多个领域,专注于推进中哈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合作。其秉持着“创造更值得信赖的世界”的理念,坚守高标准,致力于确保商品的安全、环保和合法性。这种严谨的态度和标准为中哈合作构筑了坚实的桥梁,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曾经在中国留过学”。在哈萨克斯坦进行社会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公司里、商场中还是马路边,时常都能遇到会说中文的哈萨克斯坦人。令人惊喜的是,他们纷纷表示自己曾经在中国留过学,这段经历令他们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情感。更令人欣慰的是,许多人现在也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将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延续至今。谈及他们在中国的留学经历,他们的眼神都充满了亲切和喜悦。他们分享着在中国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与中国朋友的深厚友谊,还是那些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难忘瞬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人心,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能源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哈萨克斯坦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先行区和示范区,为浙江大学研究生提供了鲜活的实践资源和研究素材。在接下去的实践中,实践团将持续关注中亚地区的动态,发挥专业特长产出企业案例研究咨询报告,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智库建设,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浙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