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吉尔吉斯斯坦赛区决赛

发布时间: 1745930175690 来源: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分享到:

丝路新观察比什凯克4月29日电  2025年4月26日,由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奥什孔院)承办的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吉尔吉斯斯坦赛区决赛在奥什国立大学隆重举行。作为吉尔吉斯斯坦最高规格的中学生中文赛事,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中学和孔子学院的13名选手参与,充分展现了当地青少年对中文学习的热忱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

为确保赛事公平性与专业性,赛前奥什孔院中方院长联合全体评委召开专项会议,细化赛制流程与评分原则。此次比赛嘉宾云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吉尔吉斯共和国大使馆公参孙大鹏、奥什国立大学副校长埃沙罗夫·埃尔扎贝克(ESHAROV ElZARBEK)、沙里波娃·马斯图拉汉(SHARIPOVA MASTURAHAN)等嘉宾亲临现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吉尔吉斯共和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李国轩、李良辉,吉尔吉斯斯坦丝路新观察全媒体报社记者刘英、文汇报驻吉记者站记者赵忠奇、比什凯克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海清担任评委。此外,奥什国立大学各学院院长、吉尔吉斯斯坦各孔院代表、华人华侨协会及中资企业代表也共同见证了这场文化盛事。

孙大鹏公参在致辞中表示:“汉语桥不仅是语言竞技的舞台,更是中吉文化交流的纽带。选手们的优秀表现让我们对两国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奥什国立大学副校长埃沙罗夫则强调,孔子学院在推广中文教育、促进文化互鉴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师范大学校长通过视频致辞祝贺赛事成功,并表示:“此次由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首次承办,极大促进了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地区中文教学及文化推广工作。希望各位选手赛出水平、赛出友谊,预祝比赛圆满成功!”

比赛分为“演讲及知识问答”和“才艺展示”两大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中文水平与文化素养。第一环节中,选手们围绕主题侃侃而谈,既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解读,也有对中吉友谊的深情表达。知识问答环节题目涵盖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常识等内容,选手们从容应答,展现了扎实的中文功底。第二环节中,选手们通过舞蹈、朗诵、歌曲、武术等形式诠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10号选手以一套刚柔并济的《中国武术》震撼全场,手持少林棍的飒爽英姿尽显中华武术精髓;7号选手的舞蹈《醉花溪》轻盈灵动,令人陶醉;3号选手朗诵的《将进酒》慷慨激昂,赢得“最佳口才奖”;12号选手的戏曲《花木兰》唱腔婉转,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各单项奖:一等奖由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吉民大孔院)选手伊布拉吉莫娃·纳齐玛(IBRAGIMOVA NAZIMA)获得;二等奖由奥什孔院马利科娃·阿瑟玛(MALIKOVA ASEMA)及比什凯克第95中学阿奎兹·塞纳(AKYUZ SENA)共同摘得;三等奖由吉民大孔院巴基罗夫·赛曼(BAKIROV SEIMAN)、奥什孔院卡尔迪巴耶娃·阿尔特奈(KALDYBAEVA ALTYNAI)、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埃莉奥诺拉·萨姆萨尔特瓦(ELEONORA SAMSALTEVA)获得。杨青箐、夏菁、陈文、李思璇、花朵(GULPERI KADYRBEKOVA)、张艺梦六位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比赛还穿插了多个文化表演节目:中国舞《侠客行》的伞影翩跹、古筝与舞蹈《芒种》的唯美融合、诗朗诵《致橡树》的深情款款,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活动尾声,全体选手与嘉宾合影留念,现场洋溢着欢乐与感动。

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吉尔吉斯赛区决赛,首次由奥什孔院承办,不仅提升了当地中文教学的影响力,更以文化共鸣深化了两国民众的情感认同。语言是文明的载体,文化是心灵的纽带。这座“汉语桥”承载的不仅是选手们的梦想,更是中吉两国青年对未来的共同期许。未来,奥什孔院将继续以语言为舟、以文化为帆,推动两国在教育、人文等领域的合作行稳致远,让友谊之花在“一带一路”上绽放得更加绚丽。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