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到门”运输,“丝路风味”即刻尝

发布时间: 1752929681869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丝路新观察阿斯塔纳7月19日电  

“来,尝一口新鲜的油泼面!”

走进陕西西安浐灞国际港,爱菊健康生活体验馆里人头攒动。一家摊位前,工作人员现场做起油泼面。放好蒜末、辣椒,热油一泼,“吱啦”一声香味四溢。“中亚的面粉,搭配陕西的油泼辣子,美得很!”西安市民王永钊说。

制作油泼面的面粉,是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通过中欧班列(西安),从哈萨克斯坦运回来的。作为一家陕西本土粮油企业,爱菊集团是最早享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红利的企业之一。

2016年3月26日,装载2000吨哈萨克斯坦油脂的中欧班列(西安)首趟回程班列,缓缓驶入西安新筑车站货场。依托中欧班列大通道,爱菊集团由此开启了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种植业和加工厂的序曲。

近年来,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开展“订单农业”,指导当地农户“种什么、种多少”,初期推广原料种植150万亩。当地农场主鲍尔江,就是受益者之一。

“以前,当地粮食没销路,价格也不理想。”鲍尔江说,如今有了新变化,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收获的粮食也不愁销路,“像吃了颗‘定心丸’,不用再担心粮食卖不上好价钱了。”

此前,爱菊集团在北哈州建了粮油加工基地,通过中欧班列,将当地优质的小麦、油脂等发回国内,再进行加工销售。“去年,我们在北哈州建成投用了面粉成品、挂面、饲料等多个加工厂,海外工厂的产量提升了,回程的货物运量也增加了。”爱菊集团党委书记刘东萌说,“当地的原材料直接制作成成品面粉、面条等,搭乘中欧班列发运至国内。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优质进口商品。”

驰骋在欧亚大陆的“钢铁驼队”,不仅搭起物流通道,还实现了“门到门”运输。

今年1月10日上午,伴随一声汽笛长鸣,满载1300吨哈萨克斯坦成品面粉的中欧班列通过西安国际港站专用线,缓缓驶入爱菊集团的工业园区。“‘国外仓库’发运,‘国内仓库’收货。中欧班列‘门到门’运输,省去了汽车摆渡环节,既提升运输效率,又降低运输成本。”刘东萌说,班列停靠点距离进口商品超市不到500米,“推着小板车,就能将进口商品送上货架。”

如今,爱菊集团拥有约1000个销售点组成的粮油连锁网络,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面粉、食用油等农产品40万吨。

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回程班列占总开行量的54%。“回程班列越开越多,我们与相关单位建立协调机制,持续优化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为物资运输提供运力保障。”国铁西安局西安国际港营业部经理赵燕说。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