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观察比什凯克8月10日电 本文聚焦中亚地区高等教育,为您介绍该地区哪些大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哪些拥有扎实学术基础和光明发展前景。
榜单基于六项核心指标编制而成,包括当前在国际及区域排名(QS、THE、Webometrics)中的排位、学术声誉、科研活跃度、国际交流程度、毕业生就业数据以及基础设施质量。
2025年中亚高校有何发展趋势?
中亚各国对技术类和医学类专业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奖学金逐步向工程学、生物医学、药理学等领域倾斜。各高校纷纷推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数字化布局,发展在线课程及认证平台。
国际合作协议数量也有所增加。2024-2025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积极参与Erasmus+、DAAD、Mevlana等项目,与欧洲、韩国及中国的合作院校数量不断攀升。
中亚国家前五强高校榜单
01 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
校园面积广阔,拥有设施先进的独立教学楼,开设优质英语课程,设有科研集群、创业孵化中心,与大型国际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且持续获得国家财政支持。该校师资队伍中不乏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34名,就业指数高达9.7(满分10分)。
02 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
该校国际关系、医学及生物技术专业实力雄厚,积极投身教育数字化转型,每年举办200多场国际活动,外籍学生数量在区域内高校中位居首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30名,科研指数达9.3。
03 塔什干灌溉与农业机械化工程师学院
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顶尖技术类高校,首次入选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全球约第547名。在乌兹别克斯坦教育体系中,该校在工程及农业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开设水资源、农业机械化、土地规划等专业。积极与国际科研伙伴合作,参与Erasmus+、Erasmus Mundus和Tempus等项目,举办学术会议和暑期学校,STEM指数同样约为9.0,彰显了其在工程学及技术科学领域的深厚实力。
04 吉尔吉斯-土耳其玛纳斯大学
在2025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跻身中亚高校前十,亚洲第230名。该校持续完善学术基础,拓展国际合作,引入先进教育技术,新建多个实验室,开展Erasmus+和Mevlana交流项目,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及应用研究。其STEM指数约为9.0,凸显了其在技术及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学重心。
05 吉尔吉斯斯坦巴拉萨根国立大学
该校在2025年QS排名中位居吉尔吉斯斯坦第二,人文指数达8.4。作为该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其学术覆盖面广,开设语言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专业,并与土耳其、中国及俄罗斯高校保持交流合作。
实习编译:何佳能